
张芝擅长草书中的章草,将古代当时字字区别、笔画分离的草法,改为上下牵连富于变化的新写法,富有独创性,在当时影响很大。北京大学教授、引碑入草开创者的李志敏评价:张芝创造了草书问世以来的第一座高峰,精熟神妙,兼善章今。 书迹今无墨迹传世,仅北宋《淳化阁帖》中收有他的《八月帖》等刻帖。
张芝与钟繇、王羲之和王献之并称书中四贤。
张芝的草书影响了整个中国书法的发展,为书坛带来了无与伦比的生机。被誉为中国书圣的王羲之,中年就师承张芝,推崇张芝,自认为草书不如张芝。狂草大师怀素也自谓草书得于二张(张芝、张旭)。草书大家孙过庭在其《书谱》中也多次提到他一生是将张芝的草书作为蓝本的,称张芝草圣,此乃专精一体,以致绝伦。中国书法史告诉我们,自汉末至中唐六七百年间,在草书领域里涌现了韦诞、卫瓘、索靖、卫恒等这些传于书坛的人物,更有王羲之、王献之、张旭、怀素四位光耀千古的大师,他们的师承都导源于中国书法史上第一位巨人——草圣张芝(见马世晓《张芝创一笔书辨及冠军帖的审美新探》一文)这是历史的真实,也是客观的评价。
张芝获得草圣的殊荣绝非偶然,这同他的处世哲学和治学态度有密切关系。张芝出身名门,其父张奂为汉代名臣,伯英名臣之子,幼而高操,勤学好古,经明行修,朝廷以有道征,不就。(《断书》)张芝有道而受到朝廷赏识,下诏求贤,令其作官,而他却不屑一顾,甘作布衣,这种不贪高官厚禄洁身自爱的思想境界,令人钦佩。)
张芝刻苦学习书艺以至如醉如痴的精神也令人叫绝。凡家之衣帛,必先书而后练之。临池学书,池水尽墨。(卫恒《四体书势》)据《沙州都督府图经》对《张芝墨池》的记载:张芝于此学书,其池尽墨,书绝世,天下名传。因王羲之《番书论》云:'临池学书,池水尽墨,好之绝伦,吾佛及也。'《敦煌古迹廿咏》中有一首《墨池咏》赞道:昔人精篆素,尽妙许张芝。圣草雄千古,芳名冠一时。舒笺观鸟迹,研墨染鱼缁。长想临池处,兴来聊咏诗。)张芝正是这样苦苦求索勤奋努力,才攀登上了书法艺术的高峰,其书为世所宝,寸纸不遗,成为当之无愧的中国草圣。
张芝的墨迹见《淳化阁帖》,收有五帖三十八行。张芝著有《笔心论》五篇,可惜早已失传。张芝还是一位制造毛笔的专家。
张芝季弟张昶,也是当时著名的书法家,尤善章草,书类伯英,时人谓之亚圣。

张芝行草《冠军帖》书法欣赏
以上关于草圣是指哪位书法家、中国古代的草圣是谁就分享到这来, 在中国书法史上被称为:草圣,一个是后汉时期的张芝,一个是唐代的张旭,希望你们学习完这篇文章,能有一定的收获。